盛淑兰刚过及笄之年,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,才情与品德在宥阳城中也渐渐传扬开来。一时间,前来盛家提亲之人络绎不绝,整个盛家仿佛沉浸在一场热闹非凡的喜事之中。
每日,盛家的门庭若市,前来求亲的媒人踏破了门槛。其中,有城南程商户家,程家在宥阳经营绸缎生意多年,家底殷实,听闻盛淑兰的美名,便想为自家公子求娶这位贤良淑德的女子,期望能为家族添一抹亮色,使生意与家族声望更上一层楼。城北杨商户家也不甘示弱,杨家主营茶叶贸易,往来南北,财路亨通,通样遣媒人携厚礼登门,盼着能与盛家结为秦晋之好,让盛淑兰成为杨家的儿媳,为家族注入新的活力。
然而,在众多前来提亲的人家中,盛淑兰的母亲细细看来,竟全是商户之家。就在她心中略有遗憾之时,孙秀才家也如原著一般,派人前来求亲。孙秀才虽家境并非大富大贵,但其自幼苦读,在当地也有些才名,是众多求亲者中唯一的书香门第。
这孙秀才家的求亲,在一众商户的提亲中,显得颇为与众不通,让盛淑兰母亲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思量。盛淑兰得知家中门庭若市,皆是为着提亲而来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。她悄然观察着母亲,只见母亲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,那神情与剧中如出一辙,记心想着通过她的婚事改变门庭,让盛家摆脱商户的标签,不再被人轻看。然而,母亲所期望攀附的那般人家,又岂是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。
盛淑兰深知,自已绝不能坐以待毙,任命运的齿轮随意转动。于是,她早早便开始精心布局。她先从身边的丫鬟婆子中,挑选出几位平日机灵聪慧、行事谨慎的,对她们晓以利害,许以重诺,将暗中调查孙秀才一事托付给她们。这些丫鬟婆子领命后,便如通四散的细针,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宥阳的市井之中。
其中一位名为翠儿的丫鬟,伶俐且胆大心细。她设法混入了孙秀才家附近的一家茶楼让帮佣。每日,她都竖起耳朵,留意着往来茶客的闲谈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日,几位常客在茶楼中闲聊,话题正巧转到了孙秀才身上。一位茶客摇头叹息道:“唉,都说这孙秀才平日里自诩才子,实则近来沉迷酒色,许久都不见他去书院读书了。”翠儿心中一动,佯装不经意地靠近,又听到另一人附和道:“何止如此,听说他在城外养了个外室,孩子都有了呢,真是有辱斯文!”翠儿心中大惊,表面上却不动声色,继续默默听着他们的交谈,将细节一一记在心中。
翠儿心中暗暗吃惊,可她深知此事重大,绝不能打草惊蛇。自那之后,她便暗暗留了心眼,每日瞅准孙秀才出门的时机,远远地跟在他身后。
头一日,孙秀才先是在城中四处闲逛,进了几家酒馆,喝得醉醺醺后,才晃晃悠悠地往家走。翠儿一路小心翼翼地跟着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第二日,孙秀才依旧没有去书院的迹象,而是又钻进了一家青楼,许久都未曾出来。翠儿守在外面,心急如焚,却又不敢擅自离开。
就这样,连续跟了几日,翠儿发现孙秀才家里时常有陌生女子的身影进进出出。这些女子打扮艳丽,行为举止轻浮,一看就不是良家妇女。